网站首页寰球视野历史钩沉群星闪烁逐梦他乡重庆仔儿旅行采风直击现场重庆书画作家方阵作品原创 经典时尚巴渝文化食在巴渝韵海诗苑娱乐星空华夏姓氏重庆美女茶酒文化美丽乡村重庆天地军迷世界拥军爱民社区文化
作品原创
诗·分享 第8期 ║《巴地诗语》总第18期◄巴南新诗学会
    2020-10-17 22:50:17    作者:SystemMaster    来源:

编者语:
每周分享,成了巴南新诗学会会员们忙碌生活的一种诗意期待和精神寄托。有会员说,现在这个年代巴南作协新诗学会还在保留赤子之心,从主持到分享都在认真对待,这个态度本身就带着诗意;新诗学会推着我们、逼着我们成长,向前走。
10月8日和16日,分别迎来了巴南新诗学会副会长李勇先生和巴南新诗学会会员郭缙云两位的诗歌分享。


每周分享

狄金森作为西方世界诗人的一个代表,影响了很多诗人,她的悲伤,她的忧悒,她的怪诞,都让人难以捉摸,而又极力想去探索。10月8日,巴南新诗学会副会长李勇先生就做了《生活的转角处,我们相遇狄金森》的诗歌分享。
“艾米莉·狄金森是19世纪美国最富传奇的女诗人,他是20世纪西方诗歌的伟大先驱,与惠特曼齐名,他的诗歌影响了一大批后来的诗歌大师,无论是庞德的意象,还是艾略特的客观对应物,无论是斯蒂文斯的现实的虚构,还是威廉斯的事物,还是弗罗斯特的伟大的徘徊,或是策兰的词义,燃尽的灰烬,都带有浓烈的狄金森的影子。如果记住就是忘却,我将不再回忆,如果忘却就是记住,我多么接近于忘却,如果相思是娱乐而哀悼是喜悦,那些手指何等欢快。”晚上7点30分,在主持人张麟勇的引导下,李勇先生的分享活动正式开始。

生活的转角处,我们相遇狄金森

 

亲爱的诗友们,晚上好!今天,我们一起,在生活的某一个转角处,偶遇美国现代主义诗人:艾米莉·狄金森。她,是我很喜欢的人,是一位笑着说悲伤的一位女诗人。在诗歌里认识她已经很久很久了。是的,已经很久很久了。我熟悉她,这位遥远的姐妹。1986年,我与她首次相遇,凭借在一张破碎、过期的《文汇报》某个角落里的那首诗:《我啜饮过生活的芳醇》
 

我啜饮过生活的芳醇

付出了什么,告诉你吧

不多不少,整整一生

他们说,这是市价。

他们称了称我的分量

锱铢必较,毫厘不爽,

然而给了我我的生命所值

一滴,幸福的琼浆!

——艾米丽·狄金森:《我啜饮过生活的芳醇》

人之一生,生活有太多的转角,抑或欣喜抑或奔放,抑或忧郁抑或悲伤,林林总总,都抵不过在一生之中偶遇某个人、经历某种心思、建设某种性情。当年十四岁的少年,被这首诗丰富的内涵惊艳。她的诗简洁到简单,耐读耐品,却不单薄;她的诗凝练到晦涩,却微观、内省,是一种深度抒写;她的诗富于弹性,张力,是语言的跳跃与飞翔。我啜饮过生活的芳醇!狄金森在诗歌里曾如此幸福又骄傲地宣布。我相信,这是她心底的甜蜜又热烈的呐喊。她一生中只有过一、两次恋爱经历,而且都没有成功,却使她受用无穷,写下了大量的爱情诗篇。上面这首就是其中之一。她“啜饮过生活的芳醇”,那是爱情的甜蜜,却为此付出了“整整一生”,生活对她是十分苛刻的,将她的生命放在上天的天平上一秤,给的报酬只是“一滴,幸福的琼浆”。但她没有抱怨,没有哀叹,整首诗流露出的是一种悲壮的色彩,甚至有点感恩的心情。格调是积极向上的,表现了一种达观、不屈的精神力量。对她来说,“一滴幸福的琼浆”就足够了,她会让它变成上千首名篇佳作,滋润她的一生,也让处的我,粗浅明白了:积极前行,方见人间美好。同时,她这一句,也让千千万万的读者受益无穷。
这首诗在艺术上的特点也是值得重视的,全诗没有一句深奥或华丽的词句,用的比喻直接取材于生活,极其亲切、朴实、新鲜,像市场上刚到的还带着清晨露珠的大白菜一样,而且与前人绝无半点雷同之处,不愧为大家手笔——不论幸与不幸,只要笑过、哭过、爱过、生活过,这就够了。
我手中的这一本,是江枫翻译的,二OO二年三月九月在四川雅安的一个旧书摊上购得,同时还有一本英国浪漫主义诗人《华兹华斯抒情诗选》。当然,这是另一个话题。

我简单介绍一下吧。艾米莉·狄金森,(1830-1886),于1830年12月10日将近午夜出生在美国马塞诸赛州当时还是个小镇的阿默斯特,在她祖父创办的阿默斯特学校受完中等教育,1847年毕业后,在离家不远的芒特霍利德克女子学院就读一年即告退学。她生前默默无闻,成年后终老独身,从25岁开始,弃绝社交,足不出户,在家务劳动之余埋头写诗,过着一种隐居式的生活,深居简出,仅以有限的书简和窗外的景色为伴,生活对她来讲,就是做家务和写诗。直至终老独身,所以有“埃默斯特修女”之称。也许因此,她的诗歌自成一格,风采独具,在诗坛独放异彩。她是与惠特曼同时代的大诗人,她与惠特曼有一些共同的地方,又有许多不同之处。和惠特曼一样,她终生没有结婚,而且生前并不受到重视,在她生前,只有10首诗公开发表过,她的诗大都是在其死后30年内才由亲友们收藏整理,结集出版的。此后声誉越来越高,被公认为是与惠特曼并立的那个时代的高峰。一个时代能够同时出现两位伟大的诗人真是那个时代的大幸!还有一点与惠特曼相似之处就是,狄金森的诗也是极具独创性的,也可以说是前无古人的。她发明了一种异常简短、精炼的“电报体”诗歌,与惠特曼的长句适成鲜明对比。惠特曼的诗大气磅礴、自由流畅,属于“豪放派”;狄金森有诗则趋于微观内省、思维跳跃,属于“婉约派”。但他们的诗里都闪耀着思想的光芒与精神的力量。
何为诗人?何为诗?我想我们很难有确切的定义。说到诗人,我们总会感觉他们的与众不同;而诗,对我们来讲,又总充满着不可言说的魅力。诗人,他们总是用诗创造了一个个丰富的,深邃的世界,而自身又总和那个世界紧密相联,甚至依靠它来滋养,就如同在座的各位。
狄金森倾向于微观、内省,艺术气质近乎“婉约”。她写爱的萌动,爱的燃烧,爱的丧失,有甜而不腻的喜悦,炽烈而蕴藉的吐露,苦而不酸的沉痛,绵绵难绝的长恨。爱,是她诗歌题材的重心,写来清新别致。她写自然如家园。常有细致入微、准确生动的描绘。有些平凡的景象,在她笔下总能使人感受到一种无可置疑,确实存在,而又不曾为常人意识到的美。她爱生活和生命,试图多侧面、多层次地探索、解释和表达生的意义。她写死亡,不同凡响,尤其和流行的感伤滥调大异其趣。她的死亡诗,很有点一死生、齐同殇的味道,却又不完全是,因为她虽不畏死,却更眷恋生,一想到生活,就能使她“心醉神迷”。
作为一位现代主义诗歌诗人,她在诗歌领域的成就,推动了美国诗歌领域的发展。介绍艾米莉·狄金森的生平成就时,不得不说她的作品。
 

我本可以忍受黑暗

如果我不曾见过太阳

然而阳光已使我的荒凉

成为更新的荒凉

——艾米丽·狄金森:《如果我不曾见过太阳》

相传这首诗作于1872年,这时候的狄金森已经42岁,过了自己的创作黄金期。但恰恰因为喷涌的诗情慢慢平缓,诗人的笔触也更加冷静并充满思考。在所能查阅的资料中,1872年似乎一片空白,唯一相关的资料室1870年、1873年汤玛斯·温沃·希金森两次拜访狄金森,但却难以查到希金森的信息。然而,此诗中所体现的人生感悟其实也不一定是某一件突发事件足以激起的,42年人间岁月,喜悲寒暑,就是这一番。
该诗秉承了狄金森一贯简洁的诗风,四行两句,意蕴无穷。当你拥有过幸福的体验,任何一点苦难都会变得格外明显并且强烈。人为什么会麻木,因为从出生到死亡都生活在一种单一的情绪中,所以安于这种生活而没有任何跌宕的感受,就像《美丽新世界》被安排好的人生,但一旦某个人的感情被触动,他体会到一种别样的、前所未有的东西,就再也没办法忍受那固有的“黑暗”了。
 

我一听说"逃亡"这个词

血液就加快奔流,

一个突然的期望,

一个想飞的冲动。

我从未听说敞开的监狱

被战士们攻陷,

但我幼稚的用力拖我的围栏--

只不过再失败!

——艾米丽·狄金森:《逃亡》

这首诗歌有非常独特的审美品格。在主题上呈现出强烈的命运意识、浓厚的悲剧意识;她身上蕴含着强烈的孤独意识、生命的无助意识;在诗歌意象选择运用上透露着空寂的灰暗色彩,哼出一声低沉的悲调。在诗歌总体审美中又呈现独特的感伤和忧郁。这些品质是诗歌里非常内在的一些的品质,也是不容忽视的一些品质。这些品质概括地说,就是一种悲情意识。它弥漫于诗歌,构成了艾米莉"狄金森诗歌独特的思想艺术魅力。很明确的表面了自己对“逃亡”的渴望 逃亡这世界的一些事情 极度的想要逃离但是还是逃脱不了命运的牢笼。
她的一生可以说简单、简朴。但,对于一百年多之后的我们,却神秘,具有传奇色彩。不止一次,我读着她的诗,想象着她。我想,她一定有一双美丽明亮的眼睛,就是这双眼睛,洞悉着人生,洞察着丰富多彩的大自然,从里面采撷爱与美的诗章;她也一定有一颗丰富敏感、疼痛柔软的心灵,就是这颗心,满溢着温情与热情、激情与诗情,她倾倒出来一点点,就是我手上的一首首美丽、大气的诗行;她一定有一双勤劳温柔的手,一双有力温暖的手。就是这双手,她勤勤恳恳地做家务,甘于承担父亲的“面包师”这一美好的职务;就是这双手,即使是在苍蝇拍起落的瞬间,也会写下一首首美丽可爱的诗……天,这是一双多么热爱生活、能够安慰灵魂的妙手啊!
她是亲切的,温暖的。她善于从平凡的生活里提炼诗意,就像她在诗歌里写的:“诗人,就是他/从平凡的词意中/提炼神奇的思想”,这也可以说是她诗歌写作所遵循的主旨。是的,她也确确实实是这么做的,她的很大部分诗歌就是从日常生活中提炼诗意,就是从平凡的词意中提炼神奇的思想。
她的爱情诗写得那么热情与决绝,希望与绝望交织,里面有一种沉默的力量,一种绝望的燃烧,她是激越的,对爱的执着与热烈,对诗歌的热爱与柔情,都交织在一起了。在她的诗歌里,我读到骨头的嘶鸣,我读到血液的飞翔。单看看这一首就可以了:我啜饮过生活的芳醇—/付出了什么,告诉你吧—/不多不少,整整一生—/他们说,这是市价/他们称了称我的分量—/锱铢必较,毫厘不爽,/然后给了我我的生命所值—/一滴,幸福的琼浆!
她不仅用双眼看世界,还要用心灵去看,她写下的诗句,便有了温度和热度,有了大美。她在诗里这样写到:灵魂选择自己的伴侣/然后,把门紧闭——/她神圣的决定——/再不容干预/发现车辇,停在,她低矮的门前——/不为所动——/一位皇帝,跪在她的脚下——/不为所动——/我知道她,从人口众多的整个民族——/选中了一个——/从此,封闭关心的阀门——/像一块石头——(狄金森《灵魂选择自己的伴侣》)这是怎样高贵、高傲的一颗心啊!她坚信、并坚守着“灵魂选择自己的伴侣”,她的25岁后弃绝社交,直至孤老终身,和她的这种坚守应该是有关联的吧?
她是可爱的、机智的、天真的。她把充满柔情的目光和心灵投向美丽的大自然,她怀着热爱与柔情写下了一首又一首美丽、可亲的诗,她是亲切的,她诗里的小花小草小溪树木动物,也是亲切的。她的这些诗歌写得童趣盎然,喜悦丰盈,如《蜜蜂对我毫不畏惧》、《我掠夺过树林》《我从蜜蜂家偷来的》《晨曦比以往更柔和》等等,多么亲切自然,清新可人啊,洋溢着人与自然的亲近与欣悦,流淌着童心与天趣。让人读着多么轻松、舒服、惬意啊!

她有一颗高贵纯净的灵魂,她和我一样,爱读书,爱着这最穷的人也能走的渠道,爱着这“人类灵魂的车”,乐此不疲,乐而忘食、忘寝。我是多么喜欢她写下的关于书籍,关于诗歌的这首诗:没有一艘船能像一本书/也没有一匹骏马能像/一页跳跃着的诗行那样——/把人带往远方。/这渠道最穷的人也能走/不必为通行税伤神——/这是何等节俭的车——/承载着人的灵魂。(狄金森《没有一艘船能像一本书》)她有不少诗歌写得晦涩,但她的晦涩也是可爱的。
 

天低又复云暗,

飞过雪花一片。

穿越车辙马圈,

去留择决艰难。

谁人这样待风,

令其整天抱怨。

自然犹如我等,

时常没戴皇冠。

——艾米丽·狄金森:《云暗》

 “希望”是个有羽毛的东西

它栖息在灵魂里

唱没有歌词的歌曲

永远,不会停息

 

在暴风中,听来,最美

令人痛心的是这样的风暴

它甚至能窘困那温暖着

多少人的小鸟

 

我曾在最陌生的海上

在最寒冷的陆地,听到

它却从不向我索取

些微的,面包。

——艾米丽·狄金森:《“希望”是个有羽毛的东西》 

此外,还有《补偿》、《战场》、《天使》、《这是鸟儿们回来的日子》、《神奇的书 》等等。狄金森一生创作了大量诗歌作品,据不完全统计,狄金森作品多达一千七百多首。比较遗憾的是,狄金森生前只发表过10首作品。狄金森作品选材非常广泛,大多是以描述百姓普通生活场景为核心。狄金森通过展示普通的生活场景,向世人诉说着普通生活背后的故事,以及娓娓道出人生哲理。在狄金森作品中,经常可见的是她关于爱情、永恒、宗教信仰、死亡、亲情等主题的探讨。从某些方面来说,狄金森在诗歌作品中所展现的主题,和纪伯伦有些相似。二十世纪的诗人们大多关心自我本质、自然等社会主题,而狄金森也不例外。
狄金森的诗歌创作特色对现代诗歌创作产生了深远影响。基于狄金森在诗歌领域不俗的建树,因此狄金森也被后人称为“美国二十世纪新诗的先驱。”狄金森的诗歌作品讲究纯净的本质。诸如在狄金森作品《我从未看过荒原》一诗中,狄金森写到:“我从未看过荒原,我从未看过海洋,可我知道石楠的容貌,和狂涛巨浪。”她所表现的诗歌主题都具有意境之美。
根据统计,狄金森以自然景观为主题的诗歌多达五百来首,大多描绘了美国乡村怡人的自然景观。在诗人作品中,随处可见的是她对花鸟虫草、自然景物的刻画与描写。除此之外,狄金森善于将自己的内心情感与大自然景观相结合,这一点也成为狄金森诗歌作品的一大特色。狄金森的诗歌风格绮丽多样,有的诗歌作品具有清新的意象,有的诗歌作品十分具有凝聚力和张力。而狄金森被称为二十世纪现代主义诗歌的先驱之一,这也是无可厚非的。

艾米莉·狄金森的诗歌特点:在她描写爱情与死亡的诗篇中常给人孤独昏暗消极之感,而本文赏析的作品展现作者生活的充实饱满和对爱情的坦然与决绝。
虽然她从二十多岁起就过着孤寂隐居的生活,然而她并不孤独,她强大的精神世界让她在自己的空间里独立,简单,充实的生活。

据记载,狄金森的生命中出现过两次朦胧的浪漫情愫。一次是与已婚的塞缪尔·鲍尔斯相恋,但由于他已婚,爱情还未开始就已然结束;一次是与她父亲的朋友,年长于她18岁的洛德法官。下面赏析的诗歌是她为第一次恋爱所作。
 

我们曾在一个夏季结婚,亲爱的

你最美的时刻,在六月

在你短促的寿命结束以后

我对我的,也感到厌倦

在黑夜里被你赶上

你让我躺下

一旁有人手持烛火

我,也接受超度亡魂的祝福

是的,我们的未来不同

你的茅屋面向太阳

我的四周,必然是

海洋,和北方

是的,你的园花首先开放

而我的,播种在严寒

然而有一个夏季我们曾是女王

但是你,在六月加冕

——艾米丽·狄金森:《我们曾在一个夏季结婚——亲爱的》

这首诗的题目温婉动人,仿佛带领读者步入一段美好的回忆之中。“Dear”作为称呼语,像是作者在与爱人娓娓道来,开始一同回忆以往的甜蜜故事。“were”一词表达出事情发生在过去;而“summer”表现了火热的季节,预示了热烈和充满激情的爱情。首句以题目开始,接着提出 “your vision-was in June”,针对“vision”的不同翻译,无论是“美景”还是“幻想”,都表达出六月的美妙、惬意和甜蜜。然而接下来作者话题转向死亡,表现出“当你脆弱的生命凋零,我也开始厌倦我的生命”,表现了爱人之前致死的追随。第二节将第一节内容细化,具体表达诗人已经随爱人而去,“overtaken in the Dark”中“Dark”暗指死亡,“You had put me Down”表示死后平躺在那,也接受持烛火人(Some one carrying a Light)的叹息和祈祷(sign)。
前两节表现了作者对爱情的至死不渝,而后两段中却大相径庭。作者仿佛把死亡看作是另一个旅程的开始。第三节从宏观上表达,我们旅途的方向不同,你面向太阳,而我的方向却是海洋和北方。虽然双方背道而驰,但诗文中我们读不出离别与哀伤。“当茅舍面向太阳”,感受的是重生和希望;“我面向海洋和北方”,感受的是平和和安详。作者将分离写的像“面朝大海,春暖花开”一样的平静。第四节是从具体的角度出发,来详细解释第三节中我们的不同方向。首先是园林的花未开在同季,冬季你的花已经绽放,我的花刚刚播种;其次是身份已然错位,夏季我早已成为王后,你却刚刚加冕。后两节内容所表达的与前两节的至死不离截然相反,出现了极强的对比效果。
狄金森在用诗歌抒发情感的过程中,大自然已经成为她的得力助手。无论是夏天还是黑夜,无论是海洋还是北方,无论是花开还是播种,她在与大自然融为一体的过程中,读者自然而然忽略了诗中分别与死亡的昏暗,感受的是重生的喜悦和挥手的洒脱。
此诗与狄金森的大部分诗歌相同,篇幅较短,以首句为题,诗歌中用破折号代替标点,强调的词语采用大写的形式。作者以死亡贯穿全文,前两节是一段生命,后两节是又一次重生。诗歌看似简单,但韵味深厚。后两段中重复使用前后呼应,加深感情,增强韵律,强调后文内容。诗人更大量使用象征手法,各种意向象征两人去世后所走的路不同,大有中国古代“你走你的阳关道,我走我的独木桥”的感觉。整个诗歌像是诗人给爱人的一封离别信。
此诗前后的思想转变较大,从开始的美好回忆到中间发展部分的生死相随,而当真的死亡来临后,发现两个人并不是去往一个方向。就是这种情感的反差带给人无限的反思,结果往往不是如开始预想的那样美好。狄金森一向善于描写自然、永恒、爱情和死亡,这首诗将自然细腻地融合在爱情和死亡之中。作者作品的特点大多是平淡与超脱,而作者认为此诗中,她更多展现了在与塞缪尔·鲍尔斯这场没有结局的感情中,她的立场和理智。她用死亡这种结束代表另一个开始。而恰恰是这种重生让她发掘到曾经的爱情,婚姻和陪伴都在不断沉淀中看得更清晰。这首诗有淡淡的忧伤,有错过的失望,但更多的是狄金森在爱情里的决绝。
死亡的主题,在狄金森的诗歌中占有很大的比重,她是一个毫不避讳地讨论死亡的女诗人,很多死亡主题的诗写得或含蓄深邃,或直抒胸臆,或悱恻动人,这在古今中外的女诗人中是很少的。很多死亡诗大量运用隐喻、隐晦的表达,也有的直白得令人惊讶,没有直面死亡的勇气,甚至读不下去。她为什么要这样写?我觉得,这跟十九世纪的美国,人均寿命低,死亡率比较高有关。据说,十六、十七世纪的北美,女性的平均寿命只有二十九岁!一八四〇年代的纽约,大街上垃圾堆积如山,人、马的尸体横陈,人们司空见惯。以后在有识之士的大声疾呼和不懈努力下,卫生面貌才逐渐改观。

狄金森的一首死亡无题诗,写得十分含蓄,她把死亡作为人无法逃避的“尊严”来抒写,是一篇难得的佳作。
 

一种尊严所有人迟早得到,

一个主教莅临的下午。

无人能避开这紫袍,

无人回避得了这桂冠。

它担保有马车,还有男仆,

寝宫和仪式和人群;

当我们庄严地行进,

村庄的钟齐鸣。

多么得体的侍从,

多么殷勤的服务,当我们小憩!

离别时他们成百的礼帽

多么虔敬地举起

当简朴的你和我

出示我们寒酸的家族徽记,

并要求死亡享受的等级,

多么排场,胜过白貂皮!

——艾米丽·狄金森:《无题》

了解艾米莉·狄金森的诗歌作品之后,会发现艾米莉狄金森的诗歌特点非常有特色。首先,艾米莉狄金森的诗歌特点之一在于,艾米莉狄金森善于用死亡意象来揭示生命的真谛。纵观二十世纪的诗歌大家们,大多喜欢探讨死亡、生命、永恒之类的话题,比如纪伯伦,或者泰戈尔,又或者说艾米莉狄金森。对于万事万物来说,死亡是一个无法回避的话题。人类在发展过程中,一直不断地对死亡进行研究。而诗人或者作家在认知死亡的时候,都会将自己的认知用文字形式记载下来。
狄金森早年间,先后经历了亲人与爱人的离世,所以死亡对她来说,是十分痛苦的。后来,狄金森在创作诗歌作品时,死亡便成为狄金森诗歌创作一个永恒的主题。根据记载得知,在狄金森全部诗歌作品中,将近三分之一的诗歌内容,都是描述死亡的。狄金森用葬礼、死神、亡者等多个死亡意象,探讨了死亡这一话题。
同时,狄金森通过对死亡的描写,也揭示了生命的真谛。其次,艾米莉狄金森的诗歌特点还有,她善于在诗歌作品中展现自然意象。艾米莉狄金森之所以会创作出大量与自然景观相关的诗歌作品,这与艾米莉狄金森的生活环境是密切相关的。艾米莉狄金森自幼在乡村生活,喜欢安静生活的她经常在大自然中寻找美丽的意象,在她眼里,大自然中的万事万物都是具有生命力。
生命漫长,生命短暂,在不经意的某个转角处,我们一拐弯,可能就就会遇上狄金森。
亲爱的朋友们,我的分享至此结束。愿意继续的日子里,每一位,都用慧眼、用心灵,为生活、为情绪、为美好的一切,书写属于自己的精美诗篇。谢谢!
最后,送上一首在任何悲伤、逆境的时候,让自己可以不苦楚的歌——童安格《永远不再》。

李勇先生分享结束后,诗友开展了热烈的讨论。巴南新诗学会副会长首先发言,他说:完整听完。说句心里话,喜欢狄金森的,狄金森对生活,对生命的感悟,诗歌语言的精炼,含义的深刻,都使读者刻骨铭心。李勇老师的分享由浅入深,生动易懂,谢谢。让我们品尝这么优美的诗歌大餐。实话实说,喜欢狄金森的简洁,精炼。我本来喜欢狄金森的诗。听你这么一点拨,感觉狄金森确实了不起。就狄金森的诗歌而言,诗歌简洁,精炼,有意境,有内涵。是一个努力奋斗的方向。
巴南区作家协会副主席、巴南新诗学会会长盛友红从生活的角度,谈了自身的感受:跟着分享节奏认真倾听每一句分享,但老有人和事来打断我,等再回到直播分享间,已是几十条交流信息等着我爬楼梯学习了。近二十年前我曾自学读过大量的英美文学外文原著书籍,其中就有狄金森的诗,那时就很喜欢了。今晚的分享勾起了我对那段苦读日子的回忆,酸甜苦辣一齐涌上心头。抛开诗歌主题,就诗歌语言而言,我们身边的很多自由诗太多大实话~口水话,比较一下今晚李会长分享的狄金森的几首诗,我们还要努力明白白话诗和有诗味诗意的诗之间的区别,也应努力明了今后写诗要怎么规避白开水似的语言。李勇本人是颇得精髓的,因为他的诗歌语言就有很浓厚的诗味诗意。诗歌有一种独特的美,那就是留给读者反复咀嚼和想象的空间。
老诗人刘明康:听标准的普通话,是一种享受;读经典的“诗”生活,可以体会诗人独特的思想魅力。所以有句话说得太好了,狄金森诗歌的短,与惠特曼诗歌的长,诗不在外在的形式,诗句长短,关键要有自己独有的思想。
杨茹雅:谢谢分享,说实话这是第一次欣赏狄金森的诗歌,感觉很朴实的生活语言。生活虽然是平凡的,可是因为有了诗歌,心中更有美好的感觉和期待。
冯春华:感谢李勇为我们分享狄金森对生活意义非凡的感悟,让我们在这个渐寒的夜晚,聆听到诗人漫步人生路上的精彩片段,也体会到分享者的用心,愿每一位诗友都从中收益满满。
戚玉龙:诗歌没有定义,但每个读者心中都有各自对诗歌的定义,每位诗人也是,所以我们的共鸣,就是达到了一首诗歌的最佳临界点,也算是诗歌的黄金分割点,如果错过了这个点,我们很难取得共鸣,也很难让读者产生共鸣。今晚的分享,刚好抓住了这一点,被称为狄金森黄金分割点吧,很好,有共鸣,这样的分享是美好的,如同读好诗后知音的共同分享喜悦一般。
樊琴:特别喜欢“没有一艘船能像一本书,也没有一匹骏马能像一页跳跃着的诗行那样把人带向远方……”
程灿:外国的诗有很多值得借鉴,离不开想象的翅膀,借物抒情很重要。但反映正能量,时代的主旋律不可忽视。
李洪:很享受。转角处相遇狄金森,其实就是在某一个地方遇到真实的自己。生,抑或死亡;孤独,抑或喧嚣,都只是一种状态。当你看透,也许生活就平静下来了。感谢李勇的真情分享。

每周分享

有人说,诗歌在远方。有人说,诗歌在湖畔,在溪边,在广场,在草原,在寺庙,在幸福的月光下,在忧伤的怀抱里……可郭缙云老师说,诗歌,不一定在远方,就在你我的身边,在你我心里。

10月16日晚7点,巴南新诗学会诗歌分享活动继续进行,由张麟勇主持,巴南新诗学会会员郭缙云进行分享。

郭老师首先谈了自己对诗歌的一些看法,接着晒出了几首根据自己亲身体验有感而发的诗歌。

终于等到“李”

        文/郭缙云

 

如果没有故事,这就是一树李子。

许多年前,城市卷走了这里很多人。

人少了,地就多了,杂草,从地里长进了心里。

吾心归处,却不故乡!

于是,他种下了一棵棵李子苗。

是那种少见的品种,个头更大,颜色更艳,浓浓的汁液,是玫瑰的味。

好像对的人最初相遇的浓烈。

拒绝农药,保持天然,是一个种果人对大自然最起码的敬畏。

一年,两年,三年……

就像婚姻,尊重彼此,找到自己,才是最美好持久的模式。

花开季节,静静地开一树洁白。

从来不懂得送花的他,因此每年都送她这一片花海。

地里草儿悄悄结着种子,世间每天都有新的生命。

芒种之后,藏在树叶间的李子开始偷偷跃上枝头。

咬一口,是值得封存一生的滋味。

他说,这里是她从小生活的地方,值得用心。

李子品种是他特意挑选的,叫——玫瑰香李。

山河远阔,无一是你,无一不是你。

哦,核桃……

      文/郭缙云

     

你拿起一颗核桃,

用手掰,用嘴咬,

又用夹子夹,

却无可奈何。

眉毛高高扬起,

你后退两步

鼓起双颊,

像一个志在必得的斗士,

将手高高举过头顶,

反到身后弯成一张弓的样子,

将核桃弹射出去。

此时的你更像一个极其自负的艺术家,

微微眯着眼,

看核桃像狼毫一样在空中画了一道凌厉的弧线,

然后在你的预料之中完美收笔。

墙被砸出一个小坑,

核桃也支离破碎,

你无视这两败俱伤的惨烈,

弯腰捡起碎了一地的核桃仁

――妈妈,请吃核桃!

哦,

粗暴的源头,竟然是好温柔的诉求。

 

接着,郭缙云老师谈起了一次大雨天,下班后独自驾车回家的感悟,并晒出了为此写下的诗歌:

行驶在大雨倾盆的夜晚

      文/郭缙云

     

老天心情糟透了

伸出那双枯骨嶙峋的魔爪

从天边把暗夜撕破

在那电光的裂缝

扔下

一定是扔进了车里

汽车从胸腔发出悲壮的轰鸣

好像罗马帝国的角斗士

埋着头

瞪着血红的双眼

带着浓浓的荷尔蒙冲向执着的信念

应急灯

嗒嗒跳动着

暴露了心脏慌乱的节奏

只有雨刮不明所以晃动着

亢奋着

以为在汪洋中杀出了一道坦途

 

郭缙云很生活化的诗歌分享,博得了会员们的一致好评。巴南新诗学会副会长李勇从诗歌本身提出了一些建设性意见和建议。

老诗人黄愷新首先肯定了郭缙云老师,他说:“功课做得认真,值得学习。”然后提出了一些个见,“相较之下,《啊,核桃》写得好。但需要做一些减法,譬如“然后,……收笔“和“核桃也支离破碎/你无视这两败俱伤的惨烈/弯腰捡起碎了一地的核桃仁“。也就是说诗要“留白“,不必担心读者读不明白。”

李洪:深有同感,特别是她的散文诗《终于等到“李”》,把我又带到了日渐荒寂的故乡。诗,就是要达到这种效果,让人产生共鸣。

刘明康:诗贵在不跟风,坚持自己的创作风格,能引领时代潮流更好。

 


结束语:很喜欢郭缙云老师这种生活气息浓厚的诗歌风格,也很喜欢这种很生活化的诗歌分享。众人挥桨划大船,希望巴南新诗学会的诗歌分享活动,在众人共同“拱卫”下,如火如荼。

本文转自:https://mp.weixin.qq.com/s/63GPWdsUZKOKElVWK0sYtg

值班编辑:黄影

凡注明“来源:重庆文化网视”的所有作品,未经本网授权,不得转载、摘编或以其他方式使用。
地址:重庆巴南区融汇大道66号23幢16-4
值班电话:023-68418563
服务电话:13320356020 13512392372
投稿邮箱:hcy570708@sin.com
联系QQ:136228045
技术支持:宇琼科技
渝公网安备 50011302000173号
ICP备案:渝ICP备16012598号
建议使用1024*768以上分辨率浏览
Copyright2015-2016 All Rights Reserved   重庆文化网视版权所有      法律顾问:重庆胜大律师事务所 高级律师 李饶俊